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比计划提前十二天 又一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

来源:中国造船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带货能力超强。沪东中华突破传统设计,采用迭代优化的分舱布置,使该型船做到同尺度船型中载箱数最多。同时,通过采用大肋距骨架、混合式横舱壁、一体化绑扎桥等创新的轻量化

带货能力超强。沪东中华突破传统设计,采用迭代优化的分舱布置,使该型船做到同尺度船型中载箱数最多。同时,通过采用大肋距骨架、混合式横舱壁、一体化绑扎桥等创新的轻量化、简约化设计,在同级别船型中承载能力最强,可装载的货物总重量超过24万吨,比TEU集装箱船可多装载10%重量,堪称全球最强“带货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又一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沪东中华造船交付 张黎 摄

又一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在沪东中华造船交付 张黎 摄

据了解,沪东中华累计承接24000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9艘,居中国各大船企之首,其中长荣航运5艘,地中海航运4艘。目前,已完工交付2艘,另外5艘正在建造之中,年内还将交付1艘。(完)

“长韻”号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入级美国船级社(ABS),投入运营后将服务于远东至欧洲航线。该船总长399.99米,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5米,甲板面积达24000平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货舱深度达到33.2米,可承载24万吨货物,一次可装载24000多只标准集装箱,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是目前全球运营的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被誉为海上“巨无霸”。

中新网上海9月13日电 (殷立勤 张文豪)“带货王”添新伙伴。9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长荣航运公司建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长韻”号,比计划提前12天完工交付。这是今年6月22日交付的“长益”号姊妹船,标志着全球最大型箱船建造交付全面进入“沪东中华时间”。

居住环境舒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该型船特别采用全封闭式桥楼设计,使室内噪音最小化,实现全天候空调环境下操控作业;对居住舱室采用时尚化和个性化的内饰设计,达到四星级宾馆体验标准,大大提升了船员工作、生活的舒适感,让驾驶巨轮的船员在大海航行中拥有家的温暖,体验宾至如归的关怀。

在船东与船厂的精诚协同下,克服新冠疫情和极端高温的双重压力,从出坞到交船,“长韻”号仅用时117天,创造了国内超大型箱船最短码头建造周期,而且实现了零缺陷。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得到船东的高度认可和赞赏,也充分表明沪东中华在超大型箱船生产建造工艺方面更加熟练精进,全球超大型箱船建造中心地位日益稳固。

“长韻”号拥有“带货王”“节能强”“宜居佳”三大特征和亮点。

节能低碳突出。沪东中华采用全球最新的水动力优化技术,使该型船在多装重载的情况下,实现高航速、低油耗。得益于沪东中华独特的玲珑型球鼻艏设计,组合应用大直径螺旋桨和节能导管耦合优化技术,其快速性尤为突出,在海试时轻松超越22.5节的合同航速指标。与使用传统燃油的TEU集装箱船相比,尽管装箱量更多,但每天航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8吨,按14吨重箱装载换算,单位集装箱运输碳排放量减少13.5%。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造船》 网址: http://www.zgzcbjb.cn/zonghexinwen/2022/0914/770.html



上一篇:造船业上行周期或至:船价连涨21个月 有公司订
下一篇:被中韩赶超!日本船舶“成功退位”,8月造船订

中国造船投稿 | 中国造船编辑部| 中国造船版面费 | 中国造船论文发表 | 中国造船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造船》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