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造船》数据库收录[04/29]
- · 《中国造船》期刊栏目设[04/29]
- · 中国造船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中国造船》投稿方式[04/29]
罢工、撤单,这家韩国造船巨头连遭打击,半年(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自1973年玉浦造船厂开建算起,50年将至,大宇造船何以至此? 不过,谈判结束后,转包工会成员或将担心“秋后算帐”。 2022年6月2日,大宇造船转包企业
自1973年玉浦造船厂开建算起,50年将至,大宇造船何以至此?
不过,谈判结束后,转包工会成员或将担心“秋后算帐”。
2022年6月2日,大宇造船转包企业工会宣布举行无限期总罢工。据悉,从事涂装、脚手架踏板制作、搭载、组装、设备安装等业务的21家转包企业所属的1000名转包工人参加了此次总罢工,工会提出了“将工资提高30%、支付中秋节奖金”等诉求。
长达51天的工人罢工
有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政府投入大宇造船的公共资金已达11.8万亿韩元(约合90亿美元)。
2022年上半年,大宇造船录得营业亏损为5696亿韩元(约合4.34亿美元),仍然未能扭亏。大宇造船称,上半年亏损原因为建造中的产品的固定费用负担增加,以及包括钢材在内的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涨,公司计提了约3500亿韩元(约合2.67亿美元)的工程损失准备金。
不过,这笔交易需经过韩国、欧盟、日本、中国、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任何一方反对都将让交易流产。
但今年以来,大宇造船遭受连番打击。
最近一次,发生在2019年。那恰是全球造船业接连进行大型重组的一年,中国“南北船”合并,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重组成为中国船舶集团,提升了船企的综合竞争力。韩国也不甘落后,希望全力推进国内两大造船企业的合并重组。
7月22日,大宇造船承包商劳资谈判达成一致,持续51天的罢工终于结束。谈判协议显示,转包工人的工资上调4.5%,同时还将向转包工人支付50万韩元(约合2600元人民币)的节日休假费和40万韩元(约合2000元人民币)的夏季休假费。
订单接到手软,但依旧亏损
2021年,大宇造船创下1.75万亿韩元(约合14亿美元)的营业亏损,以及1.70万亿韩元(约合13.8亿美元)的净亏损。这是自2016年以来,大宇造船时隔5年首次出现全年业绩亏损,而且亏损金额超过韩国造船海洋和三星重工,成为2021年度的韩国造船业“亏损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产业银行就一直是大宇造船的第一大股东,新世纪之后韩国产业银行就多次希望为其持有的大宇造船股权找到新主人。
罢工结束的第二天,韩国警方即宣布将以“涉嫌妨碍业务”等罪名对事件中的9名工会成员实行刑事追责。8月19日,在大宇造船董事会上,公司管理层提出以转包企业工会为索赔对象的损害赔偿诉讼方案,索赔金额将达500亿韩元(约合3800万美元)。不过也有造船专家表示,该索赔金额太大,工人肯定无力支付,相关诉讼“具有象征意义,但毫无用处”。
在此之前,大宇集团仅是贸易企业,从未接触过造船业务。但短短十五年后,1993年大宇造船的船舶订单数量已排名全球第一。直到今天,玉浦造船厂1号船坞已成为全球造船厂规模最大的船坞,相当于大宇造船造船能力的50%。
韩国媒体报道,该委员会讨论的可能性较大的大宇造船民营化方案,是将该公司军船业务和民船业务拆分出售,甚至还提出将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军工业务都拆分出来,再合并成立一家新的合作法人,并由政府投入股份的具体方案。
崎岖分拆路
从表面上看,随着全球造船业回暖,大宇造船手上的订单节节攀升。
先有5月份的破冰型LNG船主动撤单,后有6月份开始、持续51天的转包企业工人罢工事件,大宇造船经历了一个难捱的第二季度。而且,自今年1月份欧盟否决了大宇造船与现代重工的梦幻合并案之后,韩国政府正谋求将大宇造船分拆出售。
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多年来该船型订单均被韩国三家船企垄断。克拉克森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LNG船订单75艘,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承接了45艘,约占全球LNG船市场份额的近60%。
而无论是罢工、拆分、出售,所有这些问题都绕不过大宇造船最核心的问题——业绩。
欧盟否决该合并案后,韩国将不能在不允许合并的欧盟地区展开营业,这也意味着韩国近3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时任韩国产业银行(KDB)会长李东杰在欧盟否决后指出,由国策银行(韩国产业银行)控制的时间越长,大宇造船就会越来越丧失在市场上生存的雄心,“为了韩国造船业的发展,我们需要为大宇造船找到一个买家”。
大宇造船海洋公司(下称“大宇造船”),是常年与中国争夺全球造船业份额的韩国三大主力船企之一。受造船业长期低迷的影响,大宇造船的造船业务已微利甚至亏损多年。
文章来源:《中国造船》 网址: http://www.zgzcbjb.cn/zonghexinwen/2022/0831/761.html
上一篇:中国船舶(600150.SH)3个月大涨88% 二十年造船大周期
下一篇:概念追踪 | 船厂订单饱满+钢材成本下降 盈利能力